發表時間:2024-10-07 09:26:27
文章作者:小編
瀏覽次數:
事情大家都知道了:字節跳動終于發布了自家的“Sora”。
9月24日的深圳AI創新巡展上,火山引擎發布兩款視頻生成大模型PixelDance(像素舞動)和Seaweed(海草),并且面向企業市場開啟邀測。
這是一次毫無預警的發布。除了少數進入到內測環節的創作者,字節沒有發布任何有關新產品的消息。
盡管低調,但市場對字節系Sora仍有著巨大期待。年初,OpenAI的Sora幾乎是一腳踢開了多模態、視頻生成的大門。之后,6月快手可靈的爆火出圈,徹底點燃了這個賽道。
作為短視頻巨頭的字節,從去年ChatGPT發布后,就備受市場關注。從已有條件上看,字節幾乎是大廠中,做大模型和AI產品先天優勢最足的一家:有錢、有芯片、人才密度也足夠大。
類Sora賽道,也早已被市場公認為是字節、快手的“天選場景”——短視頻巨頭不僅有巨量數據,也有足夠豐富的應用場景。
但現實是,快手可靈自6月上線以來,已有超260萬人使用過可靈,累計生成了2700萬個視頻、5300萬張圖片。此前的字節卻仍未有動靜,不免要面對市場上的諸多猜測——等到此時發布AI視頻生成模型,還有多大勝算?
字節版“Sora”,可以摘掉Sora的帽子嗎?
從效果上看,兩款模型初步可以實現的的效果,無疑令人驚艷。
字節官方給出的實例中,無論是統一性、角色豐富度,都上了一個臺階。
由文字或圖像生成的AI視頻,不僅能夠遵循復雜指令,讓不同人物完成多個動作指令的互動,人物樣貌、服裝細節甚至頭飾在不同運鏡下也保持一致,接近實拍效果。
△來源:豆包AI視頻生成模型
值得關注的,一是多幀視頻的連續性。
此前,視頻生成模型大多只能完成簡單指令,比如某個人/某個物體,完成單個動作。一旦有比較復雜的動線,視頻就容易失真、變形。
現在的豆包AI視頻生成模型,則可以實現自然連貫的動作,在奔跑、走路、抬頭等等上面,連貫性和效果都好了不少。簡單來說,不會看著看著,就突然從史密斯吃面,變成特朗普吃面。
△來源:豆包AI視頻生成模型
二是角色的豐富度。豆包這次發布的AI模型,優勢尤為突出的是多主體間的互動。
在不少實例中,都可以看到多個角色之間的互動,動作連貫合理,鏡頭類型也十分豐富,包含了多種類型的鏡頭調度方式——遠景和近景的切換。鏡頭也能實現變焦、環繞、平搖、縮放、目標跟隨等多種形式的變化。
在切換前后,人物樣貌、服裝細節甚至頭飾也都可以保持一致。
下面這則視頻,就從前面戴潛水墨鏡的人,切換到后方另一位潛水員,兩者的形象也都保持了一致。
△來源:豆包AI視頻生成模型
目前,PixelDance(像素舞動)和Seaweed(海草)模型都正在內測版小范圍測試,還未完全開放公測。但《智能涌現》通過內測風景、人物等等場景,即夢AI在實時生成風景視頻上,鏡頭的調度、畫面質量上,都可圈可點。
不過,在人物生成場景里,輸入原圖+指定的動作Prompt后,隨著動作改變,一致性還是相當可以,但會有部分手指變形的Bug,豆包本次的AI模型基于自研的DiT架構打造,這也被認為是OpenAI Sora的同款架構,是目前AI視頻賽道上的主流技術路線。
不過,AI視頻生成賽道的發展階段比文字、圖像都還要更早。如今的底層算法以閉源為主,數據極其稀缺——意味著各家都只能閉門造車,拼的就是工程優化能力。
火山引擎總裁譚待也表示,即夢AI等業務場景,已經對Transformer結構進行深度優化,而在DiT架構的研究上也有多款創新,才能大幅解決AI視頻應用成本昂貴的問題,讓應用成本降到最低。
但也有AI視頻領域的從業者保持冷靜,認為不用抱有太高期待。“現在底層的大模型沒有代差,拉不開太大差距。”
AI博主歸藏,就把豆包和AI視頻老大哥Runway,以及明星初創Luma AI的生成效果,做了直觀對比——
△來源:歸藏
從功能上看,此次字節發布的Seaweed模型產品功能和體驗更多元,不僅支持各種風格提示詞響應,還有橫豎多種比例的輸出。
“綜合結果比Luma要好很多,跟Runway各有優劣。”歸藏在即刻上表示。
無論如何,字節的雄心壯志已經擺在了桌上。除了兩款AI視頻新模型,本次字節還發布了新的豆包音樂模型和同聲傳譯模型,以及音樂模型。對創作者而言,豆包的大模型家族真正成為了“全家桶”:覆蓋語言、語音、圖像、視頻等模態。
更值得關注的,是業務層面的迅猛增長。
自豆包大模型家族正式發布以來,日均調用量經歷了爆發式增長。截至9月,豆包語言模型的日均tokens使用量超過1.3萬億,相比5月首次發布時增加十倍。其中,多模態數據處理量也分別達到每天5000萬張圖片和85萬小時語音。
近期的一張AI產品增長表現統計圖,就頗令人玩味:單單是豆包App的MAU增長,就已經遠遠拉開了與其他產品的距離。
△來源:AI產品榜
豆包爆發式的增長,更多來自此前的激進價格戰。自5月以來,包括字節、阿里、騰訊等巨頭,以及Deepseek等創業公司,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降價。字節甚至把每千Token價格卷到了以”厘“為單位,迅速拉到了地板價。
現在,底層模型已經到了拼性能的階段。火山引擎總裁譚待,這次就又提出了一個新指標:峰值TPM(每分鐘Token數)。“業內多家大模型目前最高僅支持300K甚至100K的TPM,難以承載企業生產環境流量。”他說。
TPM,可以看作是在在單位時間內,模型的數據吞吐量。豆包Pro支持800K的TPM——據譚待表示,比如某科研機構的文獻翻譯場景,TPM峰值為360K,某汽車智能座艙的TPM峰值為420K,某AI教育公司的TPM峰值會達到630K。這些場景,豆包Pro如今都可以滿足。
隨著豆包AI生成視頻的發布,字節最后補上了AI視頻的一塊拼圖。這和昨夜OpenAI突然發布的高級語音功能一起,一起形成了一種明喻:在模型層,大廠們已經武裝到牙齒,大的細分賽道都有相應的模型——留給創業者的空間,又要再一次打個問號。
字節和快手的漫長對壘
在AI賽場上,字節對于勝利的渴望已經溢于言表。
剪映及其旗下的AI視頻產品“即夢”,就由前抖音集團CEO、現剪映業務負責人張楠親自帶隊。而為了盡快讓此次的兩款新AI視頻生成模型上線,字節也抽調了不少人做工程。
字節跳動的焦慮,來自短視頻戰場上的老對手:快手。
2024年6月,文生視頻模型“可靈”,就突然空降快手剪輯產品“快影”。
在行業苦等“中國版Sora”出現的當下,可靈的表現是亮眼的。
“現在視頻生成很難做長的原因,一是成本高,二是前后一致性太難保證。”一名AI從業者告訴36氪,“但是可靈能生成2分鐘視頻,比Sora(60秒)的天花板還高。”
更進一步,從鏡頭的連貫性和元素關系的邏輯性來看,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,可靈在中國類Sora產品中,效果是Top級別。
與彼時仍未開放的Sora,和小出圈的生數科技視頻生成模型Vidu相比,快手對“老鐵們”也可謂是慷慨和坦誠:立馬開放公測,且免費。
與“眾多工程師參與”的PixelDance和Seaweed不同,可靈團隊的項目執行方式可謂是相當粗放和激進。
有媒體曾報道,可靈團隊只有20余人,從立項到上線只花了3個月。可靈啟動一個月后,就被上升為快手的戰略級項目。快手高級副總裁、主站業務與社區科學線負責人蓋坤常說的一句話是:公司的卡都給你們用,公司全力支持。
在豆包發布之前,可靈也提供截至9月19日,可靈已經迭代了9次,最新的1.5版本上線了Web端,有了更高清的畫質、更符合物理規律的運動軌跡,支持更為復雜的鏡頭控制和可自定義的運動軌跡。
不少從業者對36氪判斷,可靈的出圈,與快手豐富的視頻數據積累密不可分。而能與之一戰的,大概率只有擁有抖音的字節跳動。
然而在視頻生成領域,字節對陣快手以來,碰到了罕見的敗北。其實早在可靈發布前1個月,剪映就在AIGC產品“即夢”上線了AI視頻生成功能。
但無論是關注度,還是用戶口碑,即夢都不算一款成績漂亮的產品。一名使用者評價:在效果一般的情況下,非會員生成視頻超3秒竟然還要收費。
壓力已經給到了字節。一位AI 3D領域生成的從業者就表示,AI視頻生成公司給出的樣例,一般都是嘗試過輸入多次Prompt,才得出來的Good Case(好樣本)。等之后全量上線,才能真正看到豆包在實用場景下的表現。
“一些明顯可以感知的指標在于,長鏡頭時長什么時候可以超過1分鐘,多分鏡切換后時空一致性能不能保持,以及隨著分辨率加大時,生成時間會不會跟隨分辨率指數增長。”他表示。
對于當下的抖音和剪映業務體量而言,AI視頻的應用成本依舊是高昂的。
一個最直觀的問題在于,對于剪映這樣一個月活已經超過3億,專注在視頻剪輯場景的應用,如何要在降低AI應用成本的同時,維持產品和效果的高水平,將是更難的挑戰。
先發優勢在AI模型層依然重要。目前,可靈、Vidu已經先行占據了視頻生成領域的用戶心智,作為后入者的字節,不得不加快步伐。
漫長的戰役才剛剛開始。
關注多享有數,持續為您分享行業熱點要聞!
四川多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數字化服務、系統開發、新媒體營銷、農村電商的專業互聯網公司,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區天府二街,成立16年,擁有豐富開發經驗,至今已助力5000+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。
研發了B2C商城系統、私域電商系統、分銷商城系統、S2B2b2C供應鏈電商系統、小程序商城系統等,支持中臺云倉、供應商、自營商城、直播、短視頻、分銷、零售商管理、運營商管理、營銷工具、數據分析、會員儲值、積分商城等功能,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,助力降本增效,獲取更多收益!
- 01-132025的生意增長,必須看到的機遇
- 01-09淘寶推出「送禮物」功能:領取時限24小時,春節「送禮大戰」愈演愈烈
- 01-07抖音電商投入數億元成立“小商家幫扶基金”
- 01-06如何構建數據產品:2025年數據行業開啟的新技能
- 01-02工信部:推動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創新發展
- 12-31豆包定價一元的野心:字節跳動打響AI突圍戰
- 12-27直播內容卷出新高度,行業還有紅利嗎?
- 12-26十年一輪回,微信“送禮物”能否復制紅包奇跡?
- 12-26《2025全球消費者趨勢》,消費者更深思熟慮了
- 12-252024 AI大模型年度十大關鍵詞發布
- 12-25政企辦公應用「鴻蒙化」勢頭正勁
- 12-242025年7個令人關注的數據治理趨勢
- 12-24從 OpenAI 12 天發布會里,我們看到了行業的四個關鍵問題
- 12-23互聯網入口不再屬于瀏覽器,未來是對話式AI的
- 12-23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戰略
- 12-20第三季度我國上市互聯網企業市值大漲 環比上升25.4%
- 12-20政策春風助力零售業,AI+SaaS引領數字化轉型與增長新機遇
- 12-19微信小店灰測“送禮物”功能
- 12-192024年十大科技進步,除了AI還有這九個
- 12-18私域運營深度解析:6大策略提升客戶生命周期價值